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怎么写《骨干培训心得体会》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4-30 07:13

怎么写《骨干培训心得体会》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骨干培训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骨干培训的意义、目的以及个人在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结构完整: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骨干培训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收获、体会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骨干培训对自己的影响。
3. 突出重点:在正文部分,要突出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重点收获,如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提升。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具体说明培训内容的应用。
4. 逻辑清晰:文章的论述要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主题分类或重要性排序等方式进行阐述。
5. 语言表达: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语言生动、流畅。注意避免使用口语化、粗俗的词汇,保持文章的正式性。
6. 体现个人特色:在表达个人心得体会时,要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避免千篇一律。可以从自己的实际经历、感悟和思考出发,展示独特的见解。
7. 真实感人:文章要真实反映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避免夸大其词或虚构情节。以真诚的情感打动读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8. 注意篇幅:根据要求,合理安排文章的篇幅

战训业务骨干培训班,培训心得体会(全文4292)

战训业务骨干培训班培训心得体会

为加强战训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战训业务骨干,进一步提升指挥员指挥能力和业务水平,国家消防救援局于9月1日至28日在南京训练总队举办消防救援队伍战训业务骨干培训班,在总队、支队的关心关爱下,我有幸作为总队选派的4名战训业务骨干之一,与来自全国31个总队的140名战训业务骨干共同参训,通过专题讲座、实操训练、实地见学、战例复盘、桌面推演、交流讨论等方式深入学习“高、低、大、化”火灾及典型灾害事故处置相关业务,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现将收获体会汇报如下:

一、培训基本情况

培训班由国家消防救援局作战训练处主办,国家消防救援局作战训练处xxx高工全程组织指导培训工作,国家消防救援局南京训练总队承办,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协办。主要设置了“业务专题讲座、消防设施应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大跨度厂房火灾扑救、化工灾害事故处置、新能源火灾扑救与事故救援、特殊灾害事故救援、科学组训施训方法、作战训练安全”10个模块,采取专题讲座、实操训练、实地见学、战例复盘、桌面推演、交流讨论和结业考核等形式组织开展,共40个专题授课、17个典型战例复盘、11家单位实地见学、6次实操训练、4次桌面推演,是改制转隶以来消防救援队伍战训业务培训时间最长、培训内容最多、培训规格和展示业务成果最全的一次培训,真正做到了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求;期间,培训班还参加了国家消防救援局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战训工作座谈会。总队4名参训人员全程认真学习、积极踊跃参与实操实训和交流讨论,顺利通过了结业考核并取得结业证书,培训期间4名参训人员严守培训纪律和安全规程,实现了零违纪零事故,用实际行动维护好云南消防的良好形象。

二、培训感悟和体会

通过此次培训,我受到了触动、看到了不足、拓宽了思路,感到学有所获、不虚此行,实现了战训基础理念的查缺补漏、现场指挥层面意识的提升、教学带训能力的拓展。

(一)这是一次扫除“盲点”、重塑知识构架的培训。此次培训组织严密、系统全面、课程丰富、重点突出,实训的科目聚焦实战高效实用,更新了灭火救援的理念,学习了一些前沿的救援技术,夯实了我们救援知识储备,拓展了战训工作的思路,为今后更好的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理论学习全面。此次培训涉及到的课程,从灭火救援的法规制度、训练组织实施到建筑消防设施标准规范,到几类传统的典型火灾和新能源、储能电站等新的灾害事故一共10个方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二是研讨内容实战性强。培训期间研讨了12个案例,涉及到了化工装置,LNG、CNG、LPG三类槽车,高层、地下、综合体等典型的火灾,参训学员结合每一个战例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经验战法,实现了从复盘战斗中学习打仗,从总结得失中获取真知,从研讨剖析中得到提升的目的。三是教学的形式实用性强。培训班采取了理论授课、现场见习、实操实训、战例研讨和桌面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员宏观便捷的掌握基础理论,真实还原一些事故处置的过程,通过研讨查找自身的不足,找准改进的方法。特别是开展的4个桌面推演,实现了总队、支队、大队、站4级指挥层级岗位人员全要素全过程的培养,将培训所获应用到实战指挥中,确实做到了学以致用。四是培训引发深入的思考。培训期间,我们参加了全国战训工作的座谈会,座谈会对江西、福建、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的4起伤亡的战例进行了复盘,听取了北京、山东、辽宁、云南、青海消防救援总队和南京训练总队介绍了相关工作做法,观摩了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消防站营区训练、基地化训练以及车辆装备实战化改造等成果演示,以及江苏、青海总队新能源火灾灭火技术演示,特别是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罗永强出席会议并强调了作战安全、营区训练和专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讲话,引发了我们的热议,也让我们每一位学员对战训工作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

(二)这是一次破除“痛点”、树牢安全理念的培训。作战安全问题是消防救援队伍一直以来痛心的问题,改革专制后队伍因战牺牲的指战员数居高不下,近年来队伍也在遏制指战员伤亡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很多工作,逐步推出了安全员岗位、规范了一些作战训练的安全工作方法。但对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一系列典型战例进行的“解剖式”案例复盘,特别是江西、福建、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的4起伤亡战例,仍然反映出伤亡指战员在战斗过程中存在思想麻痹、意识淡薄,更有无知无畏,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认识不到、应对不来,造成了痛心的后果。罗永强副局长指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要紧盯作战安全,抓实重点环节,狠抓指挥员能力提升,充分发挥条线作用齐抓共管,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通过战例再一次明确了灾害事故建筑物附件停车距离必须高于墙体高度的1.5倍距离;提出了现场指挥员要有熔断机制意识,合理拒绝危险环境救援;强调了交通事故现场警戒必须做好做实,不能完全交由交警等联动单位的三个深刻经验教训。我们深刻体会到我们所面临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和复杂,我们无论在哪一级岗位,都对一线的救援负有指挥责任;哪怕未在指挥岗位,也都要进课堂、进操场、进战场;也必须懂指挥、懂战法、懂安全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见险不惊”,切勿不懂装懂、“艺低人胆大”、瞎指挥、乱参谋。

(三)这是一次消除“堵点”、达成新共识的培训。此次培训不仅学习到了相关理论知识,更学到了课题攻关的方法,在培训和点评当中,培训班一直在强调4个结合(即:防消结合、固移结合、技装结合、技战结合),这个方法是破解灭火救援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通用方法。如果我们了解了防控对象的相关设防底线和它的防控手段,我们就能知道这个对象有哪些条件是我们可以使用,我们才知道在灭火救援的时候,我们的行动必须要坚守哪个方面的底线;如果我们了解了标准规范的设定,我们就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兄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不立于危墙之下。同时我们还要测试我们手里的装备,只有真正了解了手里装备的作战效能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才能让我们灭火救援现场和作战指挥的意图真正得到实施。再有一点是要明确我们自己的战术理念,培训班在做点评和案例分析的时候,都从接警、出动、途中、侦察、部署、展开等全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作为一名指挥员,必须有独立思维的习惯,接警之后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战术意图,还要将确定的战术意图转化为消防员能够听得懂,能够实施的了的具体的技战术措施。所以我们日常必须花精力在如何去科学攻关、去解决我们眼前的难题,建立从力量调派、战术战法、编组编程、车辆装备、预案编制、药剂储备、力量构成的实战闭环,突出加强支队、基层队站两级队伍能力建设的积极探索实践。

三、几点工作建议

(一)固化培训效果,摸清底数,提升队站作战能力水平。一是规范个人防护装备操作要求。督促各级加强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养成教育,常态化抓好原地着装、救生衣穿戴等常规场景下着装训练,以及极限环境下空气呼吸器脱卸、携行、更换、穿戴训练。将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项目作为各级技能考核必考项目,完善考核标准,提高完成质量与时间等操作要求,倒逼各级指战员牢固树立重安全、重个防的意识。二是强化器材装备熟悉应用。指导各级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器材配备要求,摸清各队站现有器材装备底数,逐项整理并熟悉器材参数、操作要求、实战应用等内容,将所配器材按类别、有计划的列入年度训练计划中,分期开展器材装备熟悉应用训练和考核测试,逐步解决器材装备“不会用、用不好”的问题。三是加强辖区建筑固定消防设施熟悉。各地在开展辖区熟悉时,要防消结合,指导消防救援站摸清辖区大型建筑的供水形式、管网线路分布,水泵及水泵结合器位置,供暖锅炉、冷藏冷冻、供电总站等功能用房分布,杜绝以往六熟悉过程中“只看表面、不查脉络”“只知大概、不分细处”的问题发生,做到心知肚明,确保灭火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二)发挥骨干作用,集中优势,推进教学训练工作进展。一是发挥师资骨干传帮带作用……为完成

百炼成钢,当好新兵引路人——记新训干部骨干集训感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新训干部骨干集训动员部署会上,参谋长吕正卿引用孟子的话来勉励大家的场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银川的8月,依旧烈日炎炎,总队秋季新训干部骨干集训工作已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作为新训骨干之一,有幸参与到这次“淬火加钢”的集训中,时间虽短,收获甚多。

队列是新兵入营后作风养成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新训骨干们必须从个人姿态抓起,从自身的孤僻动作抓起。因此,集训的第一项科目就是军姿训练和队列组训法。毒辣的太阳照射着西沙窝的每一寸土地,站军姿时趁教员不注意,我开始偷偷放松,心想“做做样子就可以了,干嘛那么认真”,正当我思想抛锚的时候,看见身边的参训者汗水浸透了衣服仍然纹丝不动,有的甚至还是警士长,我的心里顿时感到一阵惭愧,“不严格要求自己怎么去要求新兵?”我马上打起精神,重新绷紧“六股劲”,调整好身形,朝着太阳微微扬起下颌。几天下来,皮肤晒得黝黑,但却更加坚定了我“回炉重造”的决心。


作为一名毕业两年多的“老”排长,起初我觉得新兵的管理工作对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直到一次交流会后,我才发觉自己的带兵方法还停留在“老思想”上。一次训练间隙,王小兵教导员把我们召集起来,现场出了几种新兵入营后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让我们来进行处置。大家相互对视了一番,能答上来的寥寥无几。王教导员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的‘00’后大多在百般呵护中长大。相对而言,内心较为敏感,个性更加鲜明,抗压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心里问题。作为新训骨干必须要有能帮助其卸去思想包袱、驱散心里阴霾的能力。”

这让我想起了总队首长常讲的带兵人要当好的“四种角色”,当“领导”讲评战士言之谆谆,当“老师”教战士学习传统文化,当“兄长”关心战士吃喝拉撒,当“学生”向战士虚心学习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到战士心里去。经过这次事件,给我的思想敲响了警钟。


回到宿舍,我连忙翻出《新训工作手册》,从下发以来一直堆放在柜子角落,从没有静下心来看过。果然认真研读以后才发现如获至宝,里面的内容详实到如何让新战士理好第一次发、洗好第一次澡……自此以后,我走到哪里都把这本“宝典”带着,一有时间就翻开看看。


新兵的训练是贯穿整个新训工作的重点,有的新兵入营前有体育方面特长,而有的则体质虚弱,也很少运动。通过集训期间教员的精心授课以及向有带新经验的骨干们请教,我对新兵的教学组训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手榴弹投掷分为体会动作、辅助练习和模拟训练,战术卧倒要按照先分解、后连贯的训练方法来夯实基础,3000米跑可以分成3段路程进行训练,让新战士们树立信心,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不仅如此,还要结合新兵特点,军体训练时要因人施训,坚持短期和长期相结合,让新兵在班、排内结成对子,训练中相互监督、互助“打卡”,既见证了汗水与进步,又促进了团结和感情。


摸爬滚打,砥砺战斗血性。唇枪舌剑,碰撞出思想火花。此次集训,让我彻底冲破了井底之蛙的束缚,巩固提升了自身能力水平。如今,我已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新战友的到来。

(王龙 侯裕博)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段丽君

编审:许小娟

通联: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