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讲解员心得体会》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2 22:14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讲解员心得体会》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讲解员心得体会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你的心得体会是围绕讲解员工作的哪个方面展开的,比如讲解技巧、工作经验、观众互动等。
2. "结构清晰": - 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讲解员的工作性质,以及你为何选择这个主题。 - 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你的心得体会,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事件重要性或主题分类来组织内容。 -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你的主要观点或感悟。
3. "内容具体": - 描述具体的工作场景、事件或个人经历,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 使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4. "情感真挚": - 表达你的真实感受和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热情和投入。 - 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语言规范": - 使用准确、简洁、流畅的语言,避免口语化或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 -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确保文章的规范性。
6. "专业术语": - 如果涉及专业领域,适当使用专业术语,但要确保读者能够理解。 - 对于不熟悉的术语,可以提供简短的

红色故事金牌讲解员廖素清分享心得体会

“红色故事可以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我们在工作中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要‘因人施讲’才能‘声动人心’。”近日,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在中共福州市委旧址纪念馆举行红色讲解员培训班,曾荣膺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牌讲解员”称号的授课教师廖素清,与学员们分享了她从事红色讲解最深切的心得体会。

培训中,廖素清从纪念馆古宅原有主人徐琛和余哲贞夫妇说起,为人们讲述了“福州刑场上的婚礼”。她说:“徐琛和余哲贞不仅将自家的宅院献出来作为当时中共福州地委的联络处,更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1927年6月2日,他们在鸡角弄英勇就义,就义时徐琛23岁,余哲贞20岁。”

廖素清告诉学员:“讲解时,若面对党员干部,可重点讲述徐琛和余哲贞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若面对年轻人,可重点讲述共同理想、革命追求,因人施讲。”

前来参加培训的三坊七巷讲解员李思琦深有感触地表示:“培训很有收获,因人施讲才能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

在中共福州市委旧址纪念馆内,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1926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福州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这是最早的中共福州地方组织,直属中共中央领导。地委成立后,领导的工农学妇运动蓬勃发展,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

2015年8月,中共福州市委决定对该旧址进行修复、保护和利用,2016年4月顺利完成修复并对外展出。该旧址已被列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近日我省核定公布的福建省首批革命文物中,中共福州市委旧址榜上有名。

福州是福建红色文化的中心,拥有“福建省五四运动重要发起地、活动地”“北上抗日重要途经地”“福建土地革命重要发起地”等红色定位。

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红色讲解员培训班,旨在提高红色讲解员水平,更好地推动福州市党史教育深入开展,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助力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

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

来源:福州新闻网

“一大会址”日记|如何讲红色故事?这名讲解员有心得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陈伊萍 实习生 张超焱 林栎昕

【编者按】

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今起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10月13日,星期二,晴。

下午1时许,位于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口,三排团队游客整齐列队,他们即将进入馆内参观。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口,团队游客正在拍照。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实习生 张超焱 图

展馆内,记者也看到了许多团体游客。在“尾声:追梦”展厅,一群团队游客正伫立在大厅中央,全神贯注观看短片《追梦》。短片放映完后,讲解员李博宁一边指着英烈墙上的革命先烈们,一边讲解他们的事迹。

李博宁说,她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接触过来自各年龄段的游客,有接受红色启蒙教育的中小学生,有热血昂扬的青年群体,也有已入党四五十年的老党员。针对不同游客,讲解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对刚接触红色教育的小朋友,生动有趣的讲解更合适,我会时不时和他们互动,问一些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一大的参会代表中年龄最大的是谁?’”李博宁说,“对老党员和党组织,我的讲解就更正式和谨慎,因为这些老党员本来就是带着崇敬的心态来参观党的诞生地。”

李博宁回忆,在讲解过程中曾遇到过一些八九十岁的老党员,有许多是坐在轮椅上由家人陪伴着来参观的,他们很认真、庄严地参观着党的光荣历史,让她非常感动,“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信仰。”

在“群英汇聚开天辟地”展厅,一群穿着绿色背心的游客正观览墙上的中共一大代表的事迹介绍。这是嘉定区菊园新区团工委的参观团队。

菊园新区团工委书记沈建成(穿绿色背心者)正在观看展览。

领队的团工委书记沈建成透露,这次参观一大会址是团工委组织开展的红色寻访活动,一共来了29人,“现在疫情缓和,再加上明年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所以我们团工委就开展了走访红色基地的团日活动,让大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沈建成坦言,本次红色寻访活动可以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党的艰苦奋斗史、接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让内心沉淀下来。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丁晓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