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03 16: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技校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标题:选择一个简洁明了、能概括文章内容的标题,如《技校生活感悟》、《技校学习心得》等。
2. 结构: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应该具备以下结构: - 引言:简要介绍技校的背景,自己的专业以及为何选择技校。 - 主体:具体描述在技校的学习、生活经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a. 专业学习:谈谈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如技能提升、知识积累等。 b. 实践锻炼:描述在实践中的体验,如实习、实训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c. 人际交往:分享在技校结识的朋友、同学,以及与他们相处的点滴。 d. 思想转变:阐述在技校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 -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望和决心。
3. 内容: a. 真实性:文章内容要真实,避免虚构或夸大事实。 b. 生动性:用词要生动形象,避免枯燥乏味。 c. 情感表达: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热情和成长。
4. 语言表达: a. 语句通顺:注意语句的连贯性,避免出现语病。 b. 词汇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广州市人社系统和技工院校中引起热烈反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我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接下来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技能强国”历史使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在8月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上,我国选手共获得16金14银5铜和17个优胜奖,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金牌选手中有一半来自广东,四分之一来自广州。广州实现参赛史上金牌数和奖牌数双突破。
在第45届世赛中
广州市12名选手参加了11个项目的竞逐
最终广州取得4金7优胜奖的佳绩
实现广州参赛史上金牌数和奖牌数双突破
金牌数占国家的25%、占全省50%;
奖牌总数占全国的22%、全省的55%
创历届之最
广州参赛选手全部获奖
广州选手得奖的项目中
大多数属于国家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含金量比较高
其中移动机器人项目终结韩国的“五连冠”,首次夺冠
受鼓舞:
技工教育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的陈子烽在比赛中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非常振奋人心,我深受鼓舞。”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具体负责广州备战参赛组织和提供技术指导的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牢记“技能强国”历史使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努力推动成果转化,助力机制和制度建设,着力打造世界技能大赛工作团队,及早做好后备技能人才储备,力争广州市在上海举行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再次突破、再创佳绩,并通过世赛引领助推市技能人才梯队成熟配套,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雄厚的技能人才支撑。
杨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非常令人鼓舞,特别是对于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院长杨敏说,总书记提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说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技工教育最高层次的技师学院,我们要不辱使命,敢于担当,为实现总书记所期望的‘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再立新功。”
李孟强
“我们作为技工教育的一分子我感到非常振奋。”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院长李孟强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说明了技能人才培养、技工教育对国家发展非常重要,对技工教育的发展将有极大推动作用,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人才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技工教育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广州城建技工学校校长叶忠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也让作为技工教育工作一分子的他深感荣幸。
叶忠
明方向:
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广州市人社系统、技工院校有关负责人纷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技工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杨敏说,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的56个项目中,有31个项目的选手是来自技工院校的学生和青年教师。16块金牌中,有10块来自技工院校。“他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作出了贡献,也说明技工院校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是有利于技能人才培育和成长的。”他介绍,学校党委已召开学习研讨会,围绕备战第46届世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学校教师也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一如既往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工匠精神培育,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林楚镇在比赛中
“我们要认真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思想上、理念上、观念上,把技工教育放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对待。”李孟强表示,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建校30年来,培养了20多万技能人才,他们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接下来,学校将秉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白云工商精神,将世赛标准转化为课程标准,让全体学生都能分享世赛成果、都接触到世界先进经验和技术。其次是继续发扬“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最后,继续紧贴市场实际办学,加强校企合作,把学校办成一流的技师学院,成为中国民办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杨梓浩在比赛中
叶忠表示,将立足本职工作,坚持“学以致用,德技双馨”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聚焦建筑、彰显特色、培育品牌”的发展思路,培育建筑业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服务生态系统,力争办一所让学生、家长、企业、政府满意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发展的技工学校,不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立志向:
掌握新技能、争创新业绩、走技能报国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对此多位技工院校学生纷纷表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将指引他们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争创新业绩、走技能报国之路。
胡耿军
第45届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获得者、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胡耿军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提到,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这给了自己巨大的信心与动力。他认为,现在正是报效祖国的最佳时机。未来广东智能机器人的市场相当广阔,因此他坚定了留在家乡发展的决心。他认为,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开发智能机器人中来。胡耿军说,计划继续在校完成学业,未来在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方面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温彩云
第45届世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来自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的温彩云对记者表示,参加这次比赛仿佛是一个“快乐的梦”,特别是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后,自己深刻认识到,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并给予很大的支持帮助。她觉得,自己能够夺得金牌得益于国家、省、市高度重视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也得益于母校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
温彩云表示,自己的未来将与广州的服装时尚产业紧密相连,对于自己以及年轻的时尚设计者来说,要不断学习,提升技术水平和经验。“只要学好技术、掌握技术,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梦想,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中发光发热。”
陈君辉(左)
第45届世赛混凝土建筑项目金牌得主、广州城建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陈君辉表示,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后,深感责任重大,接下来会朝着两个目标奋力前进:一是帮助学校继续培养下一批世赛优秀选手,把技能传承下去,为国家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贡献力量;二是强化理论学习,改进创新混凝土工法,“未来的高技能人才除了能够指导一线工人进行施工操作,还要能钻研难题,改进施工方案,创新工艺,推动社会技能水平的进步,为国家建设成为新时代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来看看广州的世赛“威水史”
数读广州世赛成绩单
↓↓↓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颖思、刘幸 通讯员 粤仁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陈忧子(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通讯员 穗人社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张晓宜
来源:新华社
“00后”技术工人孟凡东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台变形金刚,他常把家中的电器和玩具拆下来,尝试重新组装。而今,他的工作是调试汽车起重机——这是能吊起变形金刚的重型工程机械。
汽车起重机在大型项目建设中必不可少,而调试环节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若有一点点没调试到位,不仅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
孟凡东2020年从技校毕业后,成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一名技术工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对下线的起重机进行性能和功能上的检验调试,每一辆起重机要经过15次吊重试验,不能放过一丝异常。
孟凡东在对汽车起重机进行吊重性能验证。(受访者供图)
汽车起重机基本都需要在室外露天调试,一年四季风吹日晒,只要生产线不断,调试工作就不能停。一到夏天,操纵室温度达40多摄氏度,这对刚入行的年轻人是个挑战,不少人中途放弃。
“小伙子虽然年轻,干起活来却稳重耐心。”孟凡东的带班师傅许瑞全说,从没听过他抱怨工作环境。孟凡东白天在调试场练习技能,下班后温习理论知识,日复一日,这样的“循环模式”让他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在二姐孟娇的印象中,弟弟自2016年就读技校以来,每次通电话听到最多的就是“在训练”。“父母看到弟弟在室外调试很辛苦,起初心里有点舍不得,但看到他找到兴趣所在,发挥特长,也慢慢理解了他的选择。”
“他平时手工制作的小工具,精度水平与机器加工的不相上下。”许瑞全说,钳工讲究工件加工的精度,一般技工加工的工件精度只能达到头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孟凡东能做到二十分之一。纯熟的技艺与他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分不开,孟凡东从技校到工厂参加的各项技能考试和比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21年,21岁的孟凡东代表公司参加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一举夺得钳工赛项桂冠。他为了训练技能,苦练8个月,仅锉刀就用坏了三十多把,手掌生起了厚厚的茧子,用针扎都没有痛感。
孟凡东参加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受访者供图)
因技能突出,孟凡东还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对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来说,这些荣誉是对其付出的肯定,让他更坚定地做一名产业工人。
“技多不压身,学到的技能越多,将来就越不可替代。”孟凡东说,技术工人在工程机械行业非常稀缺。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同龄人看到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同样大有可为。
当前,中国生产的工程机械质量不断提升,逐步打开海外高端市场。对于孟凡东来说,能看到自己调试的起重机远销海外,成为中国制造实力的一张名片,倍感自豪。
这个“五一”假期,孟凡东仍坚守在岗位上。“把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做到极致。”孟凡东说,作为“00后”,他希望更多同龄人投身大国制造。技术工人只要勤奋劳动、用心钻研,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实现技能报国梦。
记者:郑生竹、赵久龙、李雨泽
参与采写:姜尚均
编辑:王薇、栾若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