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吸毒心得体会》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4 00:58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吸毒心得体会》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吸毒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从吸毒者或旁观者的角度,阐述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及戒除毒瘾的艰辛与感悟。
2. 结构安排:合理规划作文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吸毒现象,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吸毒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观点或呼吁。
3. 语言表达: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真实、深刻的吸毒心得体会。避免使用夸张、虚假的词汇,以免误导读者。
4. 内容真实: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为依据,确保作文内容真实可信。如无亲身经历,可借鉴他人案例,但需注明来源。
5.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对吸毒现象的批判、对戒毒工作的支持等。观点应具有说服力,避免模糊不清。
6. 情感真挚: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吸毒者的痛苦、戒毒者的坚定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情感真挚的作文更能打动人心。
7. 举例说明:在作文中适当举例,以增强说服力。举例应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吸毒的危害和戒毒的必要性。
8. 遵守道德规范:在作文中遵守道德规范,不宣扬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

【戒毒心路】尝毒一口,祸害一生——一名吸毒人员的感悟

“为了今后的生活和家庭的幸福,提髙警惕吧,不要让‘我以为’变成‘我后悔’。”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一名因吸毒、贩毒被判刑的社区矫正人员分享自己的经历:“朋友们,请听我的一句忠告,千万不要因好奇而去品尝第一口!尝毒一口,祸害一生呐!”

说这话的,是社区矫正对象小石,30多岁,而他,原为公司职员,年收入10 余万。2010年起,在网吧上网期间,为了通宵打游戏保持兴奋,在朋友推荐下,小石长期饮用一种叫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和止咳水,从此染上了毒瘾。为了保持自己的毒品供应,2015年起,小石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2015年8月9日,小石在家中被警方查获,现场缴获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数瓶;整个贩毒网络破获时,警方共查获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20余箱。2016年12月,小石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青少年朋友们:

2020/06

我是一名因吸毒、贩毒被判刑的社区矫正人员。今天,我有幸和大家在一起说说我过去的人生经历,希望大家在这成长的过程中不要像我一样走弯路,到后来悔恨难当,并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从我的经历中去读懂怎样去做一个正常人,怎样去做社会有用之人。我昨天走过的路,就是大家今天的警示灯,为了今后的生活和家庭的幸福,提髙警惕吧,不要让“我以为”变成“我后悔”。

第一次吸食毒品之后,我两天两夜都没合眼,兴奋极了!那种吸毒的‘美’只是传说,根本不可能。身体上的那种舒服,心理上的那种满足,都是吸食毒品之后的传说。我的经历是:吸食毒品后,头脑晕晕乎乎的,身体飘飘忽忽的,但这种感觉一旦过去,我是万分后悔,特别内疚、自责。

吸毒以后,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每天就想和毒友混在一起搞毒、吸毒,什么老婆孩子根本就顾不上,也根本不想他们。没钱买毒品,最后走上了贩卖毒品的犯罪道路。为了筹措毒资,不仅借遍了亲朋好友,刷爆了信用卡,而且还贱卖了婚房、婚车。当时的自己用“丧心病狂”来形容毫不为过。

吸毒前,我的身体很结实,但吸食毒品的那段时间,身体被摧毁了,没有一点精神头,终日浑浑噩噩,还出现了幻听和妄想的状态,对任何事情都疑神疑鬼,打拼多年挣下的资产全部败光。

毒品这个东西太害人了,一旦沾染上它,想摆脱掉绝非易事,并且将开始终身的戒毒生涯。一吸毒成千古恨,万分悲剧在一身。我吸毒、贩毒被判刑后,通过政府的教育改造、戒毒和社区矫正,现在终于回归正常生活。有人说,毒品这个东西太害人了,一旦沾染上是一辈子的事,生理上的瘾还比较容易戒掉,心理上的瘾就比较难戒。我的体会是,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还是能打败毒品的。

我其实还蛮幸运的,如果没有被判刑,没有参加戒毒、社区矫正,我可能到现在还在吸毒,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家人、民警、社区帮扶和社区矫正辅导员的关爱和包容让我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我一定要把我的经历说出去,让更多的人警醒,对什么好奇都不能对毒品好奇。

朋友们,请听我的一言忠告,千万不要因好奇而去品尝第一口,尝毒一口,毒害一生呐!

社区矫正期间,为了帮助小石戒掉毒瘾,尽快融入社会,民警为他制定了专门的戒治康复计划,让他慢慢戒掉毒瘾,摆脱毒品的控制。为了帮助小石重新认识、接纳自己,民警每月到小石家中走访,和他谈心,还特别专门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在发现小石长期未工作,家中经济负担加重时,民警还主动帮他介绍工作,让他能增加收入补贴家用。

目前,小石在民警介绍下,在一家工厂帮工,虽然收入不多,但他很认真地在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对于毒品,最好的防范办法便是自觉远离、拒绝,避免吸食“第 一口”。在这方面,警方提醒大家,一方面要重视和提高自己辨别和抵制毒品的能力,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自觉远离毒品;另一方面,对于毒品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有好奇、侥幸心理,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也要慎重,不要以身试毒,最终让自己后悔莫及。

涉毒的人生没有天堂只有地狱—— 一名禁毒专干的心得感悟

一名禁毒专干的心得感悟

我叫包红波,是株洲市天元区的一名禁毒专干。2018年加入禁毒队伍时,负责协助区禁毒大队民警对娱乐场所进行巡管。今年5月,因工作需要,调整到嵩山路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负责协助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管理和禁毒宣传工作。

加入禁毒队伍以来,我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吸毒案例,也曾试图去了解每一个能够接触到的吸毒对象,探究其吸毒的经历及其内心的真实感受。

作为一名辅助执法人员,我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一群体的阴暗性和堕落性。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因为身边那些所谓的朋友带入“毒圈”,断了美好生活的前路,从此无法回头。

提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彭某,女,被抓获时刚满15岁,因为父母离异,缺乏家庭的关爱,刚上初中没多久就辍学了,长期混迹于“夜场”,直到被我们抓获,对其进行尿检显示“K粉”呈阳性,她悔恨的泪水才刷刷的留下来。

问其吸食的原因,她的让我们办案人员大吃一惊,“为了刺激”从她充满稚气的口中脱口而出,其第一次接触“K粉”就是身边的朋友都吸,并告诉她吸了之后会带来快乐,不会上瘾,对身体也不会有损害,因此走上了吸毒之路,人生从此打下“吸毒人员”的烙印。

马某,一个有着众人羡慕的事业编工作,妻贤子孝,本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化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从而沾染上了毒品,并认识了一群狐朋狗友,隔三差五聚众吸毒。被查获时,马某因容留他人吸毒而身陷囹圄,美好的家庭,稳定的工作都化为泡影。也因为吸毒后的放纵感染了传染病。

看到这些涉毒人员,我不禁感叹,毒品,一个最开始应用于医疗的药品,不知从何时开始被人变成了害人的毒品!一旦染上,摆脱之路异常艰难,为之付出惨痛代价,更有甚者葬送性命。

人生没有如果,一切的一切,只有悔恨。

近期热播的《破冰行动》电视剧,用艺术的手法真切的展现了一个吸毒人员的各种沉沦。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曾经获得过省级优秀教师称号的林水伯林老师,其儿子因为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多次处罚仍未戒断,最终因为吸食过量导致死亡,家庭破碎,也间接导致林老师染上毒瘾。本着好奇和怀疑心理的林老师,不相信让儿子痴迷的冰毒会有如此的魔力,自信的认为其可以抵御强大毒品的成瘾力,直至自己也无法摆脱之后,才明白,染上毒品的生活只有悔恨。在这些合成毒品面前,再坚不可摧的意志都是浮云。

毒品是天堂和地狱的交界线,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毒品以其强大的成瘾性,全方位无死角的摧残着每一个”忠实毒粉”。毒品能够摧毁人的意志,让人“三观”尽毁,使人为了得到毒品不择手段,至亲至爱皆可利用,鸡鸣狗盗以资毒魔;毒品对身体的损害也是必然的,心肝脾肺皆将受损,还可能沾染艾滋梅毒,染了毒瘾的人生回天乏力。

毒品是光明和黑暗的分界线,线上光明,线下黑暗。作为全人类的公敌,禁毒人民战争的硝烟从未停止。游走于“线上线下”犹如魑魅魍魉,人生的天平终将滑向那万恶的毒瘾深渊。享受阳光,抵御毒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净化交友网络,积极面对生活,不让人生充满悔恨。

蓝天依旧,碧海苍穹,干净纯洁的天空,别让毒品浑浊我们的视线。浩瀚无垠的大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汪洋大海。

来源:株洲禁毒

点击右上角分享、收藏

感谢关注!

投稿邮箱:hnjinduban@qq.com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