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09 14:13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植树节活动背景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植树节活动背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论述。
2. 了解植树节:首先要对植树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植树节的起源、意义、历史背景等,以便在作文中准确传达相关信息。
3. 突出背景:在作文中,要突出植树节活动的背景,如我国植树节的设立时间、植树节的宣传口号、植树节活动的具体内容等。
4. 结合实际:在论述植树节活动背景时,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的环境状况、植树节活动的实际效果等,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
5.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植树节的背景;正文部分详细阐述植树节活动的意义、历史背景等;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植树节的重要性。
6. 语言表达:作文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同时,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7. 事实依据:在论述植树节活动背景时,要引用相关数据、案例等事实依据,增强说服力。
8. 体现观点: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对植树节活动的看法,如对植树节活动的支持、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等。
9. 遵循逻辑:论述植树节活动背景时
植树节的由来主要与推动环境保护、倡导植树造林有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植树节起源各有不同。以下是中国植树节的由来及相关背景:
中国的植树节(3月12日)
1. 历史背景
中国的植树节最初由凌道扬、韩安等近代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定在每年清明节(4月5日左右)。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孙中山逝于1925年3月12日),国民政府将植树节改至3月12日。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政治家之一,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大规模造林以改善民生环境。
2. 正式确立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以法律形式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这一决定既是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也体现了新中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3. 意义与活动
鼓励全民参与植树,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累计已有超过数百亿人次参与义务植树,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国际植树节的起源
美国:最早的现代植树节由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于1872年设立,倡议者为记者朱利叶斯·斯特林·莫顿(Julius Sterling Morton)。当地为应对荒漠化问题,鼓励居民大量植树,后推广至全美(美国植树节为4月最后一个星期五)。
其他国家: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也设有植树节,日期和习俗各异,但核心目标均为倡导绿化与生态保护。
古代与植树相关的传统
中国自古重视植树,如《周礼》记载“树之林以为阻固”,历代王朝鼓励百姓在屋前屋后、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习俗也流传已久。
今天是第47个植树节,那植树节是怎么来的呢??有什么历史背景吗??
植树节的来历
起源倡议
中国植树节最早由林学家凌道扬、韩安、裴义理等人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定在每年清明节。
日期调整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正式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邓小平提议,正式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进一步明确这一日期。
国际背景
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植树节,如美国最早由内布拉斯加州于1872年发起,但各国日期不统一。
植树节的风俗
传统习俗
中国古代已有春天植树的传统,《礼记》记载“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周朝设立“林衡”“山虞”等官职管理林业。
部分朝代甚至规定“不种者,无椁”(不种树者死后不得使用棺材)以推动植树。
现代活动
植树造林:组织群众参与植树活动,覆盖荒山、道路、社区等区域。
环保宣传:通过科普教育、公益广告等形式倡导生态保护意识。
多部门联动:政府、学校、企业等联合开展绿化行动,如认养树木、建设纪念林等。
文化象征
节徽图案包含“五棵树”,象征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外圈文字“中国植树节”体现全民参与的决心。
说实话,我还没有参加过植树活动。
你有亲自参与过植树活动吗??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