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12:13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设计活动课,这些事项你需要注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活动课作为一种生动、有趣、富有实践性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为了使活动课更加丰富多彩,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设计活动课时,以下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一、明确活动目标
设计活动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设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确保活动目标的可实现性。
二、选好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是活动课的核心,要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选择活动主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结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2. 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3. 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4.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三、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是活动课的核心,要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教育性。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丰富活动形式,如游戏、竞赛、讨论、实践等; 2. 融入学科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巩固知识;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 4. 强调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要充足,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活动。同时
李娜,陕西省西安小学教师,省级教学能手,陕西省第三批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教学录像获得首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奖”,多篇教学设计和论文发表或获奖。参与《一带一路学生读本》、《智能训练与升学辅导》、《语文练习册》等书籍的编写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省级课题《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果,起到引领、辐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要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注重实践性体验与感受,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活动背景】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如何在特殊时期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因地因时制宜的课程内容是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第一要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而是以主题为抓手,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实践课题。在选择主题时遵循的不是知识线索,学科逻辑,而是生活线索、实践逻辑。疫情期间,学生足不出户,需要健康、合理的膳食搭配来补充营养,强健体魄。需要愉快轻松的授课内容来舒缓焦虑,愉悦心情。同时结合疫情期间在线授课的特点,西安小学综合组的老师从“人与自我”这个维度设计了一次设计与制作活动——《走进水果世界,巧做水果拼盘》目的使学生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食物的切、削等技能是基本的劳动技术。烹饪中炒、蒸、煎、炸前,大多数食物需要进行切、削等工艺。水果拼盘制作不用火,在制作时主要是让学生用刀等工具根据水果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切、削技能的训练。这样可使劳动技术的学习主题突出,为以后烹饪学习打基础。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水果拼盘的设计与制作”主要用工具刀对水果进行切、削技术的学习,同时融合了美术课程的造型设计、摆盘装饰。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动手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水果的知识,能选择工具,用1-2种方法对水果进行切、削等技能的操作。并能独立或在家长协助下确定拼盘主题根据主题进行拼盘制作。
2.使学生学会友好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学生能对展示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制作美味水果拼盘与家人分享,增强抗疫期间身体素质,形成良好家庭氛围,促使积极生活态度的形成。
【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水果切、削等基本技能。
难点:学生居家独立或与家人自主设计一个主题水果拼盘。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果篮、水果盘、水果刀、各种洗净的水果、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桌布、牙签、创可贴、水果的切法学习资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主题
1. 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假期里会帮家长做家务吗?你都会做哪些家务劳动?
2. 因为新冠肺炎抗击疫情的需要,我们在家里开展了在线学习。大家在认真学习的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形成良好的体魄。今天,李老师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妙招,如何让你爱上它(水果)。
3.同学们,只要有创意、只要花心思,水果也能华丽变身为艺术品,你们瞧。(出示水果拼盘图片)
4. 你们知道这些拼盘是用哪些水果拼成的吗?是呀,看着这些色彩缤纷、造型别致的水果拼盘,你们是不是垂涎欲滴了。你们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形容你看到的这些水果拼盘吗?
5.哇,听到同学们的描述,老师真想马上就来品尝这些美味可口的水果拼盘,今天我们就制作一份水果拼盘,和家人共享美味,以“艺”抗“疫”。
【设计意图:通过观赏四幅水果拼盘的图片,使学生对水果拼盘有直观的了解,结合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动手制作水果拼盘的兴趣。】
二、实践研究,交流指导
(一)了解常用刀法
1.学生自学微课视频,了解水果的常用切法
师:请同学们点击微课视频,边看边学习,怎么用不同的道具来切水果,有几种不同的切法,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2.视频演示花式切法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水果的花式切法,老师特地从某大酒店请来了一位大师傅,请他来给大家做个示范,同学们可以一边看,一边听老师的讲解。(课件播放视频并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学习资料了解水果的常见切法,为制作水果拼盘做准备,再通过视频演示直观了解水果的切法,有利于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二)确定制作主题
师:了解了切水果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制作了,请大家根据居家已有的水果种类,确定制作主题。
1、微信学习小组群讨论,商定各自制作主题。
2.微信小组群汇报、交流,打开思维、启发智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即将制作的拼盘有大概的设想,避免盲目地进行操作,为下面的动手操作指明方向。】
(三)提醒安全注意事项
1.师:看来,各小组对自己即将制作的这份拼盘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在制作过程中,切水果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发言,师从安全、卫生、分工等方面进行提示)
2.课件出示小贴士
师:大家说的这些,老师稍微总结并做了补充,请看这份小贴士。
教师出示制作温馨提示:
(1)选料 从水果的色泽、形状、口味、营养价值、外观完美度等多方面对水果进行选择。选择的几种水果组合在一起,搭配应协调。最重要的一点是水果本身应是熟的、新鲜的、卫生的。同时注意制作拼盘的水果不能太熟,否则会影响加工和摆放。特殊时期我们居家隔离,大家有效利用家里已有的水果即可。
(2)构思 制作水果拼盘的目的是使简单的个体水果通过形状、色彩等几方面艺术性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以色彩和美观取胜,从而刺激客人的感官,增进其食欲。水果拼盘虽比不上冷拼和食品雕刻那样复杂,但也不能随便应付,制作前应充分考虑到宴会的主题,并进一步为其命名。
(3)色彩搭配 强烈色配合:指两个相隔较远的颜色相配,如:黄色与紫色,红色与青绿色,这种配色比较强烈,补色配合,同类色搭配原则 等等。作品色彩搭配合理,造型力求新颖别致,并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
(4)安全事项 :制作水果拼盘要使用到水果刀,请大家一定注意安全,右手拿刀,左手按住水果,手指弯曲,刀从上往下切。抓牢水果以防打滑,切的时候不可用力过猛,注意用刀安全。最好在家长指导下完成。
三、汇报指导,交流展示
1.已经完成的同学,请拍照将自己的作品发到学习小组群里。并用以下形式夸一夸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收获。
我的作品名称是:
我所选用的水果有:
我的收获是:
2.小组同学互评,每组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形象奖”、“最佳美味奖”、“最佳设计奖”等不同奖项,使学生体会劳动、分享的快乐。
【设计意图: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水果拼盘的制作中,对自己的作品产生特殊的感情,通过“夸一夸”的环节抒发自己的情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分享的乐趣。】
2.享趣分享
师:同学们,好东西应该和家人一起分享,老师建议大家,请大家为自己的父母献上自己制作的一份水果拼盘,让爸爸妈妈也品尝品尝你们的手艺吧!
【设计意图:将课堂所获延伸到课后,享受别样的劳动成果,体会劳动的快乐。】
教学设计反思:
《水果拼盘》这个活动是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劳动与技术领域的活动,整个主题分为两个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侧重引导学生熟悉各类水果的名称及其营养价值。其次是认识、选择切水果的工具。学会设计,水果切成什么形状,拼盘什么主题,又方便食用等是要在操作前实现的。这些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达成的目的。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实施总体目标为:
1.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4.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根据这样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了解水果的知识,学生能选择工具,用1-2种方法对水果进行切、削等技能的操作。并能独立或在家长协助下确定拼盘主题根据主题进行拼盘制作。
2、使学生学会友好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学生能对展示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制作美味水果拼盘与家人分享,增强抗疫期间身体素质,形成良好家庭氛围,促使积极生活态度的形成。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观的沉重负担。”课的开始我就通过图片的导入,以色彩鲜明,制作简单,生动有趣的图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这样的谈话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的欲望,为课的展开进行铺垫。
二、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亲身尽力,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学生是课堂的发展主题,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体验。作为教师,我们要将每一个活动都视作是对学生能力挖掘的契机。在整堂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充分经历劳动的全过程,体验合作与劳动的快乐,在展评作品的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夸一夸”自己,也让学生对自己的付出有充分的认识和肯定。
三、引导形成正确客观的评价,促进积极生活态度的形成
在展评后,我引导学生将水果拼盘与家人分享,学生通过活动有了愉悦的收获,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形成。同时在评价环节,反对通过量化手段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旨在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旨在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尊重多元,强调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对彼此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李艳,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华远海蓝城小学,年级教研组长,学校课程中心语文学科负责人。曾经参与"减负增效,创新素质培养"国家级课题的研究,撰写论文多次获得省、市级论文一、二等奖。
【设计意图】
有人说:春天是一个诗词的季节。我觉得一点都不足为过,不然怎会有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又岂会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可以在草坪上奔跑、花间嬉戏的孩子们止步于窗前。我就在想,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用自己的才情把这动人春日演绎的淋漓尽致,我为何不能借助前人的智慧,来弥补孩子心中的遗憾呢?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在诗词歌赋中感知春的盎然生机,还可以感受我国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亲近中华经典,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诗的韵味和魅力。
2、在诗词歌赋中感受春天,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提升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3、诵读精美诗篇,丰富学生诗词储备,增进学生文化涵养。
4、通过了解古诗特点抓一些意境去创作有关"春天"的诗篇。
【教学重难点】
1、丰富学生诗词储备,增进学生文化涵养。
2、通过了解古诗特点抓一些意境去创作有关"春天"的诗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春之诗"
师:盼望着春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着春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着春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着春的春色满园,落红如雨。孩子们,转眼一瞬,春来了!
1.引春(一组含有以下几种事物的图片,配乐欣赏)
师:他是杜甫笔下: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桃花)
师:它是贺知章笔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
师:它还是白居易笔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燕)
师:它更是孟浩然笔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风、春雨)
2.忆春:
师:古往今来不少文坛大家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诗句来赞美春天, 吟诗春天,春是希望的象征,是美好的化身,孩子们请闭上眼睛,伴着音乐,回忆你眼中的春是什么样的?
生:春天在枝头上,我们看到了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
生:春天在草地上,我们看到了娇嫩的小草浅笑低语;
生:春天在花园里,我们看到了鲜艳的花朵争妍斗艳;
生:春天在树林里,我们看到了机灵的鸟儿游玩嬉戏……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可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个春季,我们却无法外出去好好地亲近春天,就让我们通过 "花开时节,花飞起"飞花令去徜徉春之中吧。
二、 积累"春之诗"
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把我们平时积 累的相关诗句进行归类整理,在归类的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查找跟本组关键字相关的更多诗句,10分钟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一组的同学们查找含有"春"字的古诗句;
二组的同学们查找含有"花"字的古诗句;
三组的同学们查找含有"鸟"字的古诗句;
四组的同学们查找含有"柳"字的古诗句;
五组的同学们查找含有"春风"的古诗句;
六组的同学们查找含有"春雨"的古诗句。
三、交流"春之诗"
师:在春光里读古人的诗句,那古典的韵味散发出春天的气息。让我们读读古诗里的春天,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味道吧。
1. 分组交流查找到的含有本组关键字的古诗句
2. 出示诗句,发现奥秘
师:孩子们,我们来看看这些诗句,作者只字未提春,却让我们感到浓浓春意,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透过诗句就可以感知到春呢?
生:桃花和杨柳都是春天的代表,诗句中有了它们,就知道是春天来了。
生:诗句中的杨花、柳絮漫天飞舞,让我们也能感受到春意更加浓了。
生:燕子飞旋,黄莺啼叫,这让春天的天空变得更加热闹了。
师:是呀,作者将春之身于这些活灵活现的事物之上,(桃花——春天的精灵,柳树——春天的使者,燕子——春天的信差),孩子们,看来写诗一点都不难,找好意象就能传情达意,现在让我们也来试一试。
四、创编"春之诗"
师:孩子们,此次疫情让国人驻足家中,我们只能隔窗探春。老师有个提议,我们能不能用我们手中的笔,把这美丽的春景献给止步于家,奔波于一线的最美逆行者,让你们的作品弥补他们心中的遗憾。
1、学生交流。
2、作品展示。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