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中班分散活动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0 18:13

中班分散活动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中班分散活动注意事项
在中班开展分散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在组织中班分散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
1. 结合幼儿兴趣:选择符合幼儿兴趣和爱好,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的活动内容。 2. 符合年龄特点: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其能力水平的内容。 3. 教育价值:活动内容应具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
二、活动环境的创设
1. 安全性:确保活动场地宽敞、安全,无尖锐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安全隐患。 2. 舒适性:活动环境应温馨、舒适,有利于幼儿放松身心,提高参与度。 3. 互动性:活动环境应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如设置互动游戏区、合作学习区等。
三、活动过程的管理
1. 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幼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 活动流程:明确活动流程,让幼儿了解活动步骤,提高活动效率。 3. 教师引导: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关注幼儿需求,及时调整活动内容。
四、活动评价
1. 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创造力等。 2. 结果

中班:数学点数《有趣的数量卡2》——户外游戏《跳房子》

中一班半日活动计划

时间:9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

授课教师:唐晓艳

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学习巩固七步洗手法,养成良好洗手习惯。

指导策略:带领幼儿一边说儿歌“大螃蟹”洗手歌一边洗手;幼儿洗手时,说儿歌提示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安全教育:提示幼儿在洗手时,要把手上的水甩干净,避免水洒到地上,导致路滑;提示幼儿在水房里要慢走,避免滑倒。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 数学:点数《有趣的数量卡二》

活动由来:孩子们进入中班后,手口一致地点数能力有很大提升,尤其是5以内物体的点数,今天我们将运用数量卡进行10以内物体的点数游戏。

活动目标:

1.喜欢点数活动。

2.在操作游戏中学习10以内的手口一致地点数。

3.能手口一致点数出10以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在操作游戏中学习10以内手口一致地点数

2.活动难点:能手口一致点数出10以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数量卡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故事“古人数数”,了解古人点数的故事。

1.出示图片,讲解图片内容。

2.小结:古代的人就会手口一致地点数物品了,那时他们还没有发明“数字”,就用结绳、画实物、画道的方式记录物品的数量。现在我们有了数字,就用数字来表示物品的数量了。

(二)集体游戏“数字圆点对对碰”,能手口一致点数10以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1.出示材料,引出问题,介绍任务。

2.幼儿代表进行游戏

3.提出问题,请幼儿分享:请你说一说,你的数字和圆点是怎么对对碰的。

4.小结:我们先点数圆点的数量,然后记住总数,最后将圆点和数字放到一起,对对碰。

(三)自由游戏“数字圆点对对碰”,在操作游戏中学习10以内的手口一致地点数。

1.导语:现在请小朋友把数字和圆点对对碰。

2.幼儿进行游戏。

3.分享时间

问题:你是怎么对对碰的?

活动延伸:在益智区和家园活动中进行数量卡游戏。

三、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益智区《数量卡游戏》

活动目标:能手口一致点数出10以内物体,并说出总数。

材料投放:数量卡游戏材料

指导策略:先讲清对对碰的过程,再鼓励幼儿点数,重点指导幼儿记住总数。

名称及内容:科学益智《新玩具》

活动目标:尝试描述新玩具的形状,建立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的联系。

材料投放:新玩具

指导策略:出示新玩具,以优先游戏权为奖励,鼓励幼儿对玩具进行描述。

四、户外活动

(一)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跳房子(复习)

活动目标:

1.体验跳房子游戏的乐趣。

2.巩固双脚分开跳和单脚跳的基本动作。

3.能连续跳跃,并保持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场地、小呼拉圈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

原地踏步走-密集队型(两人一伍)

2.关节活动“跟着老师转转转”

3.热身游戏“小青蛙”

4.体育游戏“跳房子”

(1)教师组织幼儿摆放材料

(2)幼儿代表示范游戏

(3)幼儿集体游戏

5.放松游戏“打地鼠”

部分幼儿站在黄色方块扮地鼠,部分幼儿手持软棍扮打地鼠的人。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摇摇马、篮球、沙包、套圈等材料

指导策略:幼儿选择玩具,教师与幼儿互动,渗透玩具的玩法

安全提示: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提示幼儿安全游戏,并注意观察他人,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材料上对教育学习安排做了调整,将原本由教师准备的成品数量卡材料变成了半成品。教师准备了空白的数量卡片和未剪裁的数字。活动中,由幼儿剪下数字,粘贴到数量卡片上,再根据数字画上对应的圆点,最后将数量卡从中间剪开,就做好了数量卡片。

在活动中,幼儿很专注,多数幼儿能够根据数字画出对应的圆点,10以内数量的关系掌握的较为准确。本活动由原来的幼儿玩教师制作的数量卡片,变成幼儿制作数量卡片,幼儿通过剪、粘、画等活动,对10以内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学习,幼儿学习运用数量关系制作了数量卡。这种方式较前种更有利于幼儿的操作学习。

中班:社会交往《友善与不友善》-户外游戏《保护树林》

中一班半日活动计划

时间:11月2日 星期五 上午

授课教师:唐晓艳

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一日常规,并学习洗手、擦嘴、擦手等生活活动的方法,提升自我服务能力,建立自主和节约意识,养成专心做事的良好生活习惯。

2.发展自主思考、观察、讲述能力。

指导策略:

1.在活动前对幼儿集体提出要求;对值日生进行一对一示范;活动中运用值日生和师幼一对一动作指导,引导幼儿学习规范生活活动,并对幼儿的努力与成果进行口头表扬和记录,活动后根据记录和幼儿自主申报进行印章奖励。

2.在餐前准备环节开展看图说话、“提问“和“小小讲读者”活动。

安全教育:提示幼儿在互动游戏时,注意动作不要过大,不要搂抱,避免摔倒;提示幼儿筷子在吃饭时是工具,不是玩具,要用筷子帮助自己吃饭,筷子不用时放在餐具上或者拿在手中,不要玩筷子。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社会:交往《友善与不友善》

活动由来:中班幼儿经常告别人的状,会把规则用到别人身上,经常忽视自身的规则问题。最终出现一方不承认自己有错,一方抓住对方的错不放,两人产生矛盾冲突,发生了不友善的行为。其实经常告别人的状也是不太友善的行为,久而久之变成挑别人的毛病了。还记得一个中班的活动,活动评价环节变成了批评环节,全是别人哪不好,当时小学的校长觉得这种行为不可取,要引导幼儿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那教师是否可以引导幼儿去关注其他幼儿好的地方,试着去帮助别人改掉不好的习惯呢,因此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友好表达与交往的方法。

3.能用学习的方法和自己的方法与小伙伴友好交往。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友好交往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用学习的方法和自己的方法与小伙伴友好交往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交往的经验

2.物质准备:魔法棒、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讲述螃蟹的故事,提问:螃蟹是友善的,还是不友善的?

2.讲述班级故事,提问:有人总说你做的不对,总和老师说你哪做的不好,你高兴吗?你觉得她对你友善吗?

(二)讨论“友善与不友善”,学习友好表达与交往的方法

问题1:集体活动中,如果你发现小伙伴做的事情不对,你会怎么做?

问题2:自由活动中,如果你发现小伙伴做的事情不对,你会怎么做?

问题3:如果你与小朋友的发生了争吵,你会怎么办?

(三)情境游戏“友善与不友善”,学习运用友好表达与交往的方法

1.教师挥动魔法棒,让幼儿模仿某个动作,引导幼儿运用友好的表达交往方法。

(四)活动小结

小结:在集体活动中,你要专注地看老师,哪个小伙伴问题了就看谁。如果你发现其他的小伙伴做了对他不好的事情,只要不是有危险的事情,等游戏结束了,你再去告诉他别这样做。如果是自由活动,你可以直接告诉她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她不听劝告,继续做就会有危险,要立刻告诉老师。我们要多多发现小伙伴身上美好的事情,这样大家就会越来越好。

活动延伸:可借用生活的事件,讨论实践如何友善的交往。

三、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美工区《水墨画》

活动目标:学习使用毛笔,体验水墨画步骤。

投放材料:墨池、墨蝶等水墨画工具。

指导策略:介绍材料的用法和安全事项,指导幼儿使用毛笔。

名称及内容:图书区《自制图书》

活动目标:学习自制图书,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投放材料:绘本图书;修补图书工具;

指导策略:寻找破损图书和工具材料,引导幼儿修补图书。

四、户外活动

(一)集体游戏

活动名称:保护树林(复习)

活动目标:

1.体验弯腰行走和互动游戏的乐趣。

2.在弯腰走游戏中学习快速调整身体方向。

3.在游戏中能控制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锥形桶若干、呼拉圈、软垫

1.队列游戏:切断变队(两队变四队)-交换位置-交叉变队-钻山洞

2.活动准备:先运用口令活动全身各部位,再活动重点部位腰,最后用“深蹲起”热身。

3.游戏“保护树林”

(1)介绍游戏名称、场地材料和玩法

(2)幼儿代表示范游戏

(3)总结游戏要领

(4)幼儿分组对抗游戏

5.放松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

6.放松活动:运用“螃蟹关门”“小猫趴”“小蝴蝶”等不同姿势放松身体,拉伸韧性。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小篮球、青蛙怪兽、沙包、飞盘等材料

指导策略:教师介绍玩具和场地;幼儿选择玩具分组游戏;教师参与指导幼儿游戏。

安全提示:在进行篮球游戏时;提示幼儿用手指肚控球,不是用手掌拍打球,并注意避免争抢玩具,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软棍、投掷沙包、轮胎、平衡木等材料

指导策略:教师介绍玩具和场地;推荐玩具;教师参与指导幼儿游戏。

安全提示:活动前讲安全要求;活动中观察幼儿行为,提示安全游戏,避免争抢玩具,保持与他人距离,避免碰撞。

四、活动反思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