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手把手教你写《英语活动课教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2 07:43

手把手教你写《英语活动课教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英语活动课教案作文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一、明确教学目标 1. 确定活动课的主题,围绕主题设定教学目标,使活动课有明确的方向。 2. 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设计活动内容 1. 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活动内容应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英语能力。 3. 活动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用简短的英语引入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活动实施:按照活动步骤进行,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3.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英语学习兴趣。
六、教学资源 1. 准备

管玲 张琳 | 三个步骤+详细案例,教您设计基于活动观的读写教学!


■ 摘要: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给一线教师以明确指导,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小学高年级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切入点,以山东省济南市基础教育全学段“新课堂”项目青年教研团队共同研磨的一节读写课为例,从文本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三方面探讨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小学英语高年级读写教学设计与实施,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小学英语;小学高年级;读写教学;教学设计


引用:管玲, 张琳. 2023. 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英语读写教学设计例谈. 英语学习, (12): 43—48


引言

向上滑动阅读

随着“素养本位”时代的到来,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英语教育者的共同追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首次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从而为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落实课程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果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教育部,2020)。


在《高中课标》的基础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对英语学习活动观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说明,明确提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课程理念,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感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教育部,2022)。


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小学高年级读写教学实施过程中融入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英语学习活动观能够帮助教师重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具体案例,阐述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高年级读写教学设计思路,并探讨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逐步、逐层地设计有效的读写教学活动。


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向上滑动阅读

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不少教师会按课型固有模式设计教学活动,导致教学设计模式化。例如,在阅读课中采用PWP(读前、读中、读后)模式,直接依据阅读考试题型设置阅读环节和活动,忽视文体特征以及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挖掘,教学设计千篇一律。同时,碎片化教学问题也尤为突出。许多教师在分析语篇时只关注零散的知识点,忽视对信息的梳理整合,学生难以通过语篇学习提炼结构化知识,更无法在新情境中有效迁移运用。


例如,在读写教学中过度强调对语言知识的操练,将教学活动刻板地设计为句型仿写练习,忽视对语篇育人价值的挖掘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导致学生的写作脱离情境,言之无物;也有将写作任务布置成家庭作业,导致写作设计走马观花、读写剥离。此外,读写教学中还存在表层化问题,教师忽视语篇分析,无法围绕语篇主题意义提出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思考语篇背后的价值传递。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读写教学实施步骤

向上滑动阅读

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主题意义的引领和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学习,体现学习的认知层次和活动的本质特征,其实施路径是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张秋会等,2019)。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笔者将小学英语读写教学设计思路归纳为三个步骤。


1

深入研读语篇,探究主题意义


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充分认识语篇在传递文化意涵,引领价值取向,促进思维发展,服务语言学习、意义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部,2022)。具体说来,教师要深入研读语篇的主题、内容、作者观点等,从而提炼主题意义,把握教学主线,为设计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2

根据语篇研读,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语篇研读,依据单元育人蓝图实施教学,寻找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与单元外部的纵向联系,从而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划分课时内容,拟定单课话题,确定单课学习目标,指导单课活动设计。


3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基于所设置的目标,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和组织教学。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教育部,2022)。


具体来说,教师要合理分配各层级活动的时间,均衡活动类型,引导学生在与语篇深入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循序渐进的活动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思维品质。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

小学英语高年级读写课教学设计

向上滑动阅读

1. 深入研读语篇


《义教课标》指出,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进行教学设计。在研读语篇时,教师要重点由What、Why、How引出的三个基本问题,以此确定语篇的主题和内容、语篇传递的意义及承载的价值取向以及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教育部,2022)。本课例的教学材料为人教版小学《英语》(PEP)(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的Read and write板块语篇。


六年级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本单元主题与旅游相关,与学生生活体验联系密切。学生已在上一单元中学习了如何用一般过去时表达过去经历,也积累了一些与假期活动相关的表达。学生在本单元通过阅读提取文章主旨大意,捕捉细节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运用结构化知识,在贴近生活的场景中,用文字记录自己旅行中难忘的一天;以读促写,通过写作加深对主语篇意义的理解。


本课时语篇研读如下:


该语篇是一篇日记,记录了Wu Binbin与父母旅行的一天。这天上午,Wu Binbin与父母带着小狗Max一起外出,他们拍摄了许多美丽的乡村照片,购买了礼物,还吃了美食。但是,妈妈下午吃了不新鲜的水果,身体不舒服,所以全家放弃了游玩计划,待在酒店没有外出。为了让妈妈开心,大家装扮起来演了一出有趣的短剧。尽管下午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但大家能积极调整心态,全家人度过了其乐融融的一天。


语篇通过Wu Binbin一家的经历,启发学生意识到事物都有两面性,好事和坏事不是绝对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由此引导学生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该语篇是日记体裁,按时间顺序记述了Wu Binbin一家的一天。明线是Wu Binbin一家在一天中经历的事情,暗线是主人公的心态转变。语篇有三个段落,以“分—总”的结构呈现,逻辑脉络清晰,便于学生结构化梳理知识,并总结出坏事转好、心情变化的原因。


2. 确定教学目标


单课时教学目标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教学目标要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步落实。


本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1)在学校举办的“争当旅行成长达人”语境中,学生能够调查小组成员的假期活动,并能够通过简单的图配短语记录自己的一次旅行。


(2)学生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美好的假期,并从地点、出行方式、所见所闻、感受等分享自己的一次美好旅行。


(3)学生能够根据Wu Binbin的日记,辩证看待旅行中遇到的美好以及不如意的事情,与同伴交流自己难忘旅行中的一天,并用日记记录下来。


(4)学生能够根据Zoom的梦中之旅,理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道理,介绍自己的奇妙之旅。


基于此,教师确定了本课时教学目标,学生能够:


(1)通过阅读语篇,获取Wu Binbin日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主要人物、旅行的地点、旅行中的活动、当天发生的事情等;


(2)梳理与概括Wu Binbin一家旅行中发生的事情,并使用思维导图呈现结构化知识;


(3)运用所学核心语言,描述Wu Binbin一家的旅行活动,分析Wu Binbin如何让不完美的一天变成了有趣且难忘的一天;


(4)评价Wu Binbin面对意外时的做法,推断Wu Binbin面对不好事情时的态度,联系实际生活分享自己的一次难忘之旅,并完成语段写作与同学分享。


以上教学目标均通过具体的课堂活动体现,其中目标1、目标2对应学习理解类的活动,目标3对应应用实践类的活动,目标4对应迁移创新类的活动。该教学目标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指向学习结果。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的指导下,目标层层递进,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3. 设计教学活动


(1)基于语篇,设计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学习理解类活动


教师通过主题导入,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并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提取语篇信息和相关事实,然后概括细节信息,梳理成结构化知识脉络。


① 感知与注意活动设计



Enjoy our holiday


该活动要求学生以朋友圈的形式,分享旅行照片并用一句话进行介绍。学生展示照片时,教师通过以下问题链与学生互动交流:


Q1. Where did you go over your holiday?

Q2. Who did you go with?

Q3. How did you go there?

Q4. Was your trip interesting?


Look and predict


学生分享完自己的旅行照片后,教师呈现教材中Wu Binbin外出旅行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猜测他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设问如下:


Q5. How was Wu Binbin’s day?

Q6. What did he do?




活动1旨在创设与语篇主题相关的语境,激活学生的兴趣与已知,为进入语篇做好铺垫。活动2引入语篇内容,教师利用信息差引导学生基于教材插图及已有的知识储备猜测Wu Binbin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对后续阅读语篇形成学习期待。


② 获取与梳理活动设计



Read and answer


学生快速浏览文本,教师提出的统领全文的问题。


Q1. How was Wu Binbin’s day?


Read and number


教师在课件上展示Wu Binbin出行的相关图片,请学生再次阅读文本,给图片排序并有关语篇题材和写作顺序的问题。


Q2. Could you please read this passage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Q3. What’s the type of this passage?

Q4. What’s the writing order?


Read and circle


学生细读文本,圈画出有关活动和感受的表达(教学课件见图1)。


图 1. Read and circle 活动课件(原图)


教师设问如下:


Q5. What did they do in the morning?

Q6. How did Wu Binbin feel?


Read and finish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通过阅读合作完成表格(见表1)。


Q7. What happened in the afternoon?


表 1. 小组合作活动表格



以上活动指向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问题链和小组阅读讨论,完成图片排序、提取关键词、梳理文本信息等层层递进的活动,深入学习语篇。教师没有对零散的语言知识进行过多处理,而是通过When、Where、Who、What的问题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结构化梳理文本信息及故事脉络,通过How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人物的心情,从而有效解决了教学碎片化的问题。


③ 概括与整合活动设计



Complete the mind map


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填写基于语篇内容的思维导图(教学课件见图2),梳理、概括、整合有关Wu Binbin一家活动的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设问如下:


Q1. How was Wu Binbin’s day?

Q2. Where did Wu Binbin go?

Q3. What did they do?


图2. Complete the mind map活动课件(原图)



以上活动指向教学目标2。用思维导图梳理和概括语篇内容的活动使语篇信息更加清晰明确,也凸显了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强调同伴互助,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现场呈现不同小组的思维导图,点评学生的学习成果,较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增进他们的学业成就感。


总之,教师应基于语篇,设计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学习理解类活动,避免按考试题型设计教学的倾向,把握语言知识传授、文本细节梳理、信息整合之间的平衡,解决教学设计碎片化的问题。


(2)深入语篇,设计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等应用实践类活


应用实践类活动要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在这一类活动中,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对结构化知识展开进一步描述和阐释,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① 描述与阐释活动设计



Retell and share


教师请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运用所学语言概括语篇信息。学生先单独复述,再小组合作,复述给其他组员听,最后教师请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



复述活动能促进学生内化并运用语篇词汇、关键句型,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信息整合能力。


② 分析与判断活动设计



Let’s think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在阅读全文前的问题“How was Wu Binbin’s day?”,并结合所学与组员进一步讨论Wu Binbin是如何让不完美的一天变成了有趣且难忘的一天,思考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是否就意味着是糟糕的一天。



以上活动指向教学目标3。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语篇后能认识到Wu Binbin一家最终度过了有趣且难忘的一天。教师进而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分析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并从文本中提取Wu Binbin和家人使坏事转好的行动。


(3)超越语篇,设计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迁移创新类活动


在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语篇材料信息和逻辑因果关系,推导出语篇背后隐含的价值;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活情境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客观认识事情背后的原因,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① 推理与论证活动设计



Let’s think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好事和坏事的关系。设问如下:


Q1. Was it a bad day because of some bad things?

Q2. What might be the key to change a bad day into a good day?



以上活动指向教学目标3。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思考语篇的写作意图,其中第二个问题较为抽象,学生需要进一步提炼坏事转好的具体行动,最终认识到一个人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是关键。这样层层深入的设问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其对本文的理解不再只停留在表层信息,而是超越语篇,形成抽象、整体的认识。


② 批判与评价活动设计



Think and discuss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对待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并相互评价做法的合理性。设问如下:


Q. If you had a bad day, what would you do?



该活动引领学生走出语篇,关联真实生活,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该如何看待和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学生互评活动能进一步检验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并促进其相互学习。学生基于互评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完善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迁移已知、建构新知,促进思维和语言水平的共同发展。


通过应用实践类以及迁移创新类的部分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语篇的内涵与价值观念,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在习得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并提高学习能力,避免教学设计表层化的问题。


③ 想象与创造活动设计



Let’s write


教师设计读后写作任务,请学生完成有关自己难忘的一天的思维导图,然后与组员分享,并根据思维导图撰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难忘的一天。



读后写作是对阅读教学的迁移创新。写作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梳理语篇的结构化信息,用思维导图搭建信息结构,并基于语篇主题和核心语言整合性地口头输出,为书面输出做好铺垫,从而逐步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成效与反思

向上滑动阅读

本课时教学活动设计合理,基本达成学习目标的预期效果。教师重视语篇分析和主题挖掘,学生能通过语篇学习回顾难忘的一天,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教师重视语篇信息的梳理和概括,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成长过程中心态的重要性,并将所学整合性地转化输出,有效减少了教学碎片化、表层化等问题。在主题引领下,教师根据语篇特点设计教学,也有效避免了教学模式化的问题。


推动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不断学习课标、内化实践,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沃土。


作者简介

管玲,山东省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高级教师。

张琳,山东省济南泉景中学小学部英语教师,一级教师。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阅读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拓展阅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WYYBO06)及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课题“指向创造性思维培育的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2CYB3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摘自《英语学习》2023年第12期“教学前沿”栏目,页码43—48,原题为《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英语读写教学设计例谈》。由于篇幅所限,参考文献部分省略,阅读完整文章请翻阅纸刊。文章版权归《英语学习》所有,欢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


全文下载

本刊已被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龙源、超星网、中邮网等全文收录,欢迎读者查询检索。


1. 知网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YYXI/detail?uniplatform=NZKPT

2. 维普

http://qikan.cqvip.com/Qikan/Journal/Summary?kind=1&gch=80958X&from=Qikan_Search_Index

3. 万方

https://sns.wanfangdata.com.cn/perio/yyxx



2023年12月刊



刘道义等 | 《英语学习》(教师版)创刊十周年庆文章合集

郭华 徐广华 | 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何以实现:基于英语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


《英语学习》杂志简介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 出版单位:英语学习编辑部

  •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54/H

  •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553

《英语学习》为教育部优秀外语期刊、免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龙源期刊网、维普网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2016、2018年度“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入选期刊,2015—2022年连续8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英语学习》杂志订阅方式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