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5-23 20: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卫生部心得体会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你的心得体会是关于卫生部的整体工作、某项具体政策、还是个人在其中的经历和感受。
2. "结构清晰": - 作文应包含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卫生部的背景和重要性。 - 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你的心得体会,可以分为几个小节,如政策解读、实践感受、改进建议等。 -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心得体会的重要性,并提出展望。
3. "内容充实": - 结合实际,从多个角度阐述你的体会,如政策实施的效果、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对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等。 - 可以引用具体事例、数据或个人经历来支撑你的观点。
4. "观点鲜明": - 表达你的观点时要明确、有力,避免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 - 对于卫生部的政策或工作,要客观评价,既要看到优点,也要指出不足。
5. "语言规范":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6. "逻辑严密": - 文章结构要合理,段落之间要有逻辑联系。 - 论证要有理有据,避免主观臆断。
7. "注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再单纯满足于防病和治病;人们不仅要求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创造和谐社会心理氛围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医学伦理的内涵
医学伦理学作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交叉学科,通过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医学伦理学包含了评价人类的医疗行为和医学研究是否符合道德两个方面。其中,有三个最基本的伦理学原则:病人利益第一、尊重病人和公正原则。医学伦理根基是将病人利益置于首位,其核心关注的是医者的品德,强调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不伤害患者的利益,注重技术与服务水平的共同提高。
在日常医疗行为中,医患关系是一种信任关系,病人求医问药依赖于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由于知识的不对等性,病人不懂医学也就无法判断医疗行为的质量;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诊治过程中有时会涉及病人的个人隐私,这意味着病人和医务人员需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所以医患关系本质是基于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医务人员也应履行道德义务:出于正义和良知应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使自己的医疗行为值得患者信任,并获得尊重。
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者仁心的传承
纵观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道德高尚的医学家们都十分强调医德在医疗行为中的重要性。早在2500年前,儒家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关爱别人是“仁”,“仁”的核心是“爱人”。《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爱人”是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为仁”不仅在“亲亲”上,还必须“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准则,故“仁爱”者能爱亲友,乃至热爱全社会的人民大众。
公元7世纪,唐代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书中第一卷所列《大医精诚》,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关于医德的经典著作。《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医术精通,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从医者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心救人,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要“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常怀“大慈恻隐之心”。因此《大医精诚》也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明代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提出“医家五戒十要”,是医学美德传统精华所在。医家“五戒”要求医者仁心,勤勉勿为;医家“十要”要求医者仁心,善良行医。医者要有博大精深的医学学问,与人为善的美德;要诚信行医,不口是心非;要全心全意救死扶伤。同时医者要戒唯利是图、欺骗行医,对病人要一视同仁。儒家讲:“医者仁心”,行医的宗旨是“济世活人”,行医的目的是为了“普救含灵之苦”。
新时代医者的职责担当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履职尽责是其担当,而医生的知识和良心确保职责的实现。“医乃仁术。”医生除了医德医术,还要有一颗大善心,要廉洁,不能为一己私利去为难病人,当医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一份责任和担当。1988年12月15日中国卫生部颁布《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其实施办法》,规定医德是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向社会的道德承诺,是医务人员应具有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该规定还提出现代医学伦理应注重行业自律,对医务人员施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职业道德素养。2013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监督和督促医疗卫生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行医,严禁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九不准”的出台是为了构建风清正气的医疗氛围,避免功利主义,践行“把病人利益置于首位”的医学道德和医学人道主义,这是医学伦理学的根基所在。新时代好医生应该拥有正确价值观,时刻为患者着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痛苦。要做到有与时俱进的医疗技术,有良好的医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团队意识、善于协作。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病人满意为目的。对患者要有爱心、耐心,更要有责任心。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扛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做到廉洁行医,清白做人。
(责任编辑 沈 艳)
作者 张健皎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原载2020年《社会主义论坛》第2期“视点•读书•美篇”
2016年2月,首批“猴宝宝”扎堆“闹”新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护理区内护士正在查看新生儿健康状况。 (资料照片)
一支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队伍。(资料照片)
9月17日,由七里河区委宣传部联合兰州晨报共同承办的“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主题征文活动启动,面向社会征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生在七里河区这片热土上的“时代好故事”。11月5日,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工作了40年的老职工王大强来稿,讲述了坐落在七里河区的这家医院40年发生的变化。
❶ 为妇女儿童就医开启了方便之“门”
11月5日,年逾古稀、头发花白的王大强来到了兰州晨报,递给记者一个信封,信封内的文章以《彩虹总在风雨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巨变》,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发生的巨变。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42年,前身为甘肃省妇产科医院,1978年正式更名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初设床位30余张,改革开放之后,医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2012年保健医疗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后,床位突破了千张大关,当时,这在国内专科医院是少有的,医院的巨大变化进一步促进了医教研的发展。
同时,位于七里河北街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是省卫生厅直属的公立妇幼保健医疗机构,是卫生部第一批授予的爱婴医院。2014年被评为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被评为母婴友好项目示范医院。
改革开放40年来,医院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变化,为甘肃广大地区妇女儿童的看病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随着业务水平的快速提高,西部地区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如今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已是享誉西部大地。
❷ 退休老职工目睹医院的变迁
“我是一位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工作40多年的老职工,从1978年工作到退休,一直在医院营养科任职,目睹了医院从前到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历程。”采访中,王大强回忆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他初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工作时,七里河北街连街名都没有,只是一条简易的道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后泥泞难行,整条道路两旁既没有树木,也没有路灯,给前来诊治的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如今的省妇幼保健院已今非昔比,脚下的路是宽敞的沥青大道,道旁是郁郁葱葱的绿树花坛,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绿,秋有卉,冬有青。眼前的医院大楼美轮美奂,进出的患者来来往往。
如今的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医疗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医护人员由原来的1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人,医护人员就发展了10余倍,住院床位由原来的30多张,发展到了今天的1000多张。同时,硬件建设也有了高速发展,由昔日的3层小楼巨变成了矗立的18层大厦,从根本上改变了医教研的环境。
❸ 医院骄子涌现出了一批好医生
在文中,王大强写道:省妇幼保健院巨大的变化,不仅给甘肃省以及西部地区的妇女儿童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也为“陇原人”带来荣耀和自豪。
改革开放40年,医院培养、锻炼出了一支技术过硬、意志坚强的医护人员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好医生。“何晓春医生就是一个人人称誉的好大夫,她对患者犹如春风细雨,对技术精益求精。”采访中,王大强讲述着他的同事何晓春医生的事迹。记得今夏,有位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的产妇,名叫王玉翠,慕名前来的她,专门前来找何大夫看病。
对于何大夫来说,像王玉翠这样的病人几乎每天都有很多,而何大夫对待每一位病人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从门诊到住院部、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恢复,何大夫都是亲力亲为,很多患者在何大夫的精心关照下都安全顺利地生下了宝宝。
“这样感人的人和事,在省妇幼保健院时时刻刻在发生,目睹这一幕幕美好的喜剧,我们这些已退休的老人们感到由衷的喜悦。”采访最后,王大强感慨万千,虽然退休很多年,但一直怀念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工作的每一天。
来源 |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刘有中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