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孝老爱亲心得体会》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3 20:28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孝老爱亲心得体会》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孝老爱亲心得体会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孝老爱亲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确保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
2. 结构清晰: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孝老爱亲的背景和意义;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孝老爱亲的重要性。
3. 事例丰富:在文章中列举具体事例,如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亲身体验等,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孝老爱亲的行为和情感。
4. 表达真挚:用心去感受和体会孝老爱亲的过程,用真挚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真实性。
5. 语言优美: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6. 观点明确:在文章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孝老爱亲的重要性、如何践行孝老爱亲等,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7. 举例恰当:在举例时,要确保事例具有典型性,能够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避免过于普通或与主题无关的事例。
8. 引用经典:适当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等,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9. 避免空洞:在论述

树美德文明风 做厚道山东人|苟彩霞:孝老爱亲传佳话,平凡坚守显担当

爱东营讯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用默默的坚守与无私的付出,书写着令人动容的篇章。苟彩霞,垦利区胜坨镇海南村人,这位普通的女性,以自己的善良、勤劳和坚韧,在家庭的一方天地里,诠释着“好媳妇”的深刻内涵,成为邻里称赞的榜样。

刚结婚时,婆家并不宽裕,家中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面对这种情况,苟彩霞没有丝毫抱怨。她拿出婚前辛苦攒下的钱,又劝说丈夫添了一个月的工资,为公婆购置了一套家具。这套承载着她心意的家具,陪伴公婆走过了二十余年的时光,见证着家庭的幸福时光。从那以后,每逢公婆生日,苟彩霞都会精心准备礼物,平日逛街看到合适的衣物,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送给二老。每当别人问起公婆对儿媳妇的评价,老两口总会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是个好媳妇!我身上穿的衣服,大多数都是她买的。”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老两口在日常生活中倍感温暖。

婚后一年,生活的考验接踵而至。大女儿刚满一岁时,婆婆突发脑溢血,住院治疗。在这紧急时刻,苟彩霞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娘家,让年仅十一岁的弟弟妹妹帮忙照看,随后便和丈夫全身心投入到打工赚取医药费的奔波中。没日没夜的辛劳,只为了能让婆婆得到更好的治疗。婆婆出院后,考虑到公公在医院照顾辛苦,且在外当门卫回家不便,苟彩霞夫妇为公公购置了他人生中的第一辆电动自行车。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她多次为公公更换电动车,每一辆车都承载着对公公的关爱与孝心。

小姑子远嫁的决定,让苟彩霞满心担忧。她和丈夫轮番劝说,却无法改变小姑子的心意。尽管不舍,苟彩霞选择全力支持。小姑子的婚礼,由她和丈夫一手操办。苟彩霞特意为小姑子精心挑选了一条金项链——这既是小姑子的第一件金首饰,也是她自己第一次购买黄金饰品。当小姑子的孩子生病时,苟彩霞心疼不已,立即让母子俩搬来同住。她安排大女儿住校,将儿子送去幼儿园,腾出全部精力照顾患病的外甥。为了给孩子治病,她和丈夫每半个月就开车带小姑子前往济南求医,风雨无阻。

命运似乎总爱考验这个坚强的家庭。婆婆再次脑溢血,此时,公公年迈,小姑子远嫁,照顾婆婆的重任又一次落在苟彩霞夫妇肩上。他们毅然放下手中的工作,日夜守护在婆婆身边。婆婆病情严重,长期卧床无法自理。苟彩霞和丈夫开始了漫长的陪护生活:每隔一小时就要为老人翻身、拍背、吸痰,从此再没睡过安稳觉;当婆婆体温超过37.5度时,她就用温水反复擦拭为其降温;面对药物无效的便秘问题,她不嫌脏累,用细塑料勺一点点帮助排便。经过悉心照料,婆婆终于出院,却失去了自理能力。此后八年,夫妻俩坚持每日为婆婆活动肢体,定期抱到椅子上坐卧。令人称奇的是,卧床八年的老人从未生过褥疮,连医护人员都赞叹他们的护理水平不输专业护工。

去年,公公突发脑溢血离世,苟彩霞还未来得及走出悲痛,生活的重担又接连压来。苟彩霞在自己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咬牙扛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每天为婆婆洗漱、更换尿不湿、定时拍背翻身,还精心调配营养流食。婆婆住院,为节省开支,她独自守在医院五天五夜,困极了就在病床边打个盹儿。

二十余载春秋流转,苟彩霞在平凡的生活中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她是家人心中温暖的港湾,是邻里眼中孝顺的楷模。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最朴实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孝老爱亲的美好品德在岁月中熠熠生辉,激励着更多人在生活中传承这份温暖与大爱。

(记者 衣笠玮)

孝老爱亲,生活中那些温情脉脉的感动

视频加载中...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虢灿 通讯员 邱鸿莹

“我是你姐姐吗”“你是我妈妈”……短视频平台上,一段“迷糊”母亲与儿子的对话戳中无数人的泪点,视频中的儿子李健人,是2024“感动湖南”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之一。今年的候选人中,有好几位像他一样孝老爱亲,抚恤孤幼,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这是一个没有豪言壮语的群体,只把一腔浓情慢慢挥洒,播下孝的种子,浇灌爱的甘露。于是,生活中有了那么多温情脉脉的感动。

“您把我们养大,我们陪您慢慢变老”

12月9日,是娄底73岁王楚松的生日,三个侄女和孙辈在饭店给老人过了一个热闹的生日。老人戴着生日帽,在孙辈簇拥下边拍手边唱生日歌,笑得像个孩子,二侄女王华拍下这一幕,将视频发到网络上,配文“您把我们养大,我们陪您慢慢变老”。

王楚松是王华的亲伯伯,王楚松与弟弟自幼便失去了父母的庇护,两人相依为命,感情特别好。弟媳因意外离世没几年,弟弟因病过世,留下3个年幼的侄女,最大的9岁,最小的3岁。

弟弟临终前托孤,请哥哥照顾3个孩子,未婚的王楚松一口答应,不但肩负养育3个孩子的重担,还把弟弟欠下的债务揽下。

承包鱼塘、喂猪、拖板车、挑红砖、下煤窑,还耕作着四亩多的田地,只要能挣钱的活计,王楚松都一一尝试。几年里还清了弟弟欠下的债,孩子们也逐渐懂事。好心人上门想收养一个孩子,王楚松断然拒绝,他说,“不能辜负弟弟的信任”。

孩子们跌跌撞撞长大,一路上不少爱心人士伸出援手,王楚松把每一笔爱心款都记在本子上。

侄女们长大成人踏入社会,生活好了起来,抢着接他去养老,都被拒绝。王楚松心里记着乡邻们的“爱心账”,谁家有困难,马上力所能及伸出援手。侄女们给他的钱总被用来做善事,老人生活俭朴,住在老屋里,吃着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

在王楚松言传身教下,侄女们都是热心人,遇到困难的人和事,都乐意出钱出力。“伯伯把我们养大,说感谢太轻。很高兴他能成为‘感动湖南’的候选人,也希望通过活动把这份爱传递出去。”王华说。

王楚松(右)将爱心款转交给困难群众。受访者供图

王楚松在地里劳作。受访者供图

带着母亲上学,即将迎来新生活

年关将近,23岁的邹晴在为即将入职新工作做准备,生病的母亲一直带在身边。“00后”的她自幼照顾瘫痪的母亲,一路求学,走出家乡,而今带着母亲即将开始新生活。

2001年,邹晴出生于一个困难家庭,母亲先天性脑偏瘫,依赖小板凳助力移动,吃饭靠喂,父亲就近打工赚钱。邹晴6岁就学会了煮饭,做各种家务。

2011年,外婆和父亲相继去世,母亲需要高额医药费,10岁的邹晴从痛苦中站起来,想尽办法鼓励妈妈、温暖妈妈。邹晴进入初中后,母亲肌肉出现萎缩,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清早起床帮母亲穿好衣服、洗漱、做好早餐。出门之前,扶着母亲上完厕所,下午放学后,马上赶回家,煮饭、洗脚、擦身,料理家务,安排妥当后再学习。

艰难的条件下,2016年,邹晴以优异的成绩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为了早点参加工作,更好地照顾母亲,她选择就读中专。

“妈妈在哪,家就在哪。”刚满15岁的邹晴作出重大决定,带着妈妈上学。2019年9月,已经毕业到卫生院工作的邹晴,单招考录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护理专业,圆了大学梦。

2022年,邹晴再次通过努力考取南华大学船山学院,继续带着妈妈求学。2024年6月,邹晴本科毕业,准备入职工作,当年那个炒菜需要踩板凳的小女孩即将迎来崭新的生活。

邹晴与母亲。受访者供图

互动

2024“感动湖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还有多位默默为亲人奉献,与生活斗争的候选人:张家界农村妇女彭玉秀,22年如一日为公公婆婆撑起幸福晚年,挡住疾病对兄长的袭击,用时间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动人赞歌;益阳的胡改花在经历生活接连打击后,仍然坚持照顾生病的母亲,带领家庭走出阴霾……

生活无法避免生离死别,病痛意外,他们没有被困境打倒,扛下生活的重担,为亲人撑起一片天。欢迎下载犇视频、新湖南APP,为他们投票。

截至12月26日16时,2024“感动湖南”投票通道投票总票数已达9172万。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