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4-16 06:2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铁路安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铁路安全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个人经历、身边案例、社会现象等方面展开论述。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铁路安全警示教育的背景,阐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 正文:分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如个人感悟、身边案例、社会现象等,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铁路安全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期望。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个人感悟:分享自己在铁路安全警示教育中的收获,如对铁路安全的认识、安全意识的提高等。 - 身边案例:列举身边发生的铁路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原因,总结教训。 - 社会现象:关注社会对铁路安全的关注程度,探讨铁路安全警示教育的普及与推广。
4. 语言表达:作文应采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注意以下几点:
- 词汇丰富:运用丰富的词汇,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 句式多样:灵活运用各种句式,使文章节奏感更强。 -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适当
来源:未来网
【编者按】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无数奋斗者坚定不移跟党走,用自己的青春和担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把赤诚信仰和实干精神融入时代的大江大河。未来网推出【奋斗者笔记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系列漫评,讲述不同领域奋斗者的精彩追梦故事,激励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日前,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更离不开广大铁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坚守。在铁路系统中,就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工种——救援起复工,人称“铁路119”,24小时备勤,主要负责铁路突发事故的救援工作。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机务段救援车间的救援机械司机杨军平是其中一员,“90后”的他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畏的奉献精神,为“钢铁大动脉”的畅通无阻贡献青春力量。
“我能开好火车,160吨救援起重机也一定能开好。”这是杨军平2013年第一次来到救援车间时,面对自己从未涉猎过的领域定下的目标。有了坚定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他利用业余时间对着图纸和各类手册,梳理每一个部件的作用原理,遇到不懂的地方第一时间请教他人,为数百个电路、管路、机械、液压传动等部件做标注。这有助于他开展演练活动,快速熟悉救援起重机作用性能,也为实现“人车合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救援起复工除了要熟练操作使用各类救援机具,更要熟悉各型车体构造。杨军平全力以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力求在救援行动中分秒必争,展现出对铁路救援事业的责任和担当。
参加工作十多年来,杨军平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入门小白”快速成长为“技术大拿”,他曾多次荣获集团公司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救援机械司机个人单项第一名,并于2023年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一直以来,杨军平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在毫厘之间锤炼列车救援技术,在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以满腔的热忱和不懈的努力展现当代铁路人的风采,用奋斗的铿锵姿态诠释青春的意义,杨军平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青年职工。
青年生逢盛世,更应“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从“岗位新兵”到“技术能手”,杨军平奋斗的身影是千千万个铁路青年奋斗的真实写照。时代在召唤,奋斗正当时。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敢担当、愿奉献的模样。在万里铁道线上、在全国各个岗位上,像杨军平这样的青年职工不计其数,他们的奋斗精神,也将引起更多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广大青年继续奋发向前,让绚丽的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灿烂绽放。
策划:李玥 姚凌
统筹:姚凌 王晓青
漫画设计:杨梁
手绘海报:杨梁
文字:李启晨
编辑:王晓青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原标题:跟着“铁路119”青年,体会护航运输安全的责任担当
【编者按】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无数奋斗者坚定不移跟党走,用自己的青春和担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把赤诚信仰和实干精神融入时代的大江大河。未来网推出【奋斗者笔记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系列漫评,讲述不同领域奋斗者的精彩追梦故事,激励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日前,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更离不开广大铁路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坚守。在铁路系统中,就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工种——救援起复工,人称“铁路119”,24小时备勤,主要负责铁路突发事故的救援工作。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机务段救援车间的救援机械司机杨军平是其中一员,“90后”的他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畏的奉献精神,为“钢铁大动脉”的畅通无阻贡献青春力量。
“我能开好火车,160吨救援起重机也一定能开好。”这是杨军平2013年第一次来到救援车间时,面对自己从未涉猎过的领域定下的目标。有了坚定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他利用业余时间对着图纸和各类手册,梳理每一个部件的作用原理,遇到不懂的地方第一时间请教他人,为数百个电路、管路、机械、液压传动等部件做标注。这有助于他开展演练活动,快速熟悉救援起重机作用性能,也为实现“人车合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救援起复工除了要熟练操作使用各类救援机具,更要熟悉各型车体构造。杨军平全力以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力求在救援行动中分秒必争,展现出对铁路救援事业的责任和担当。
参加工作十多年来,杨军平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入门小白”快速成长为“技术大拿”,他曾多次荣获集团公司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救援机械司机个人单项第一名,并于2023年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一直以来,杨军平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在毫厘之间锤炼列车救援技术,在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以满腔的热忱和不懈的努力展现当代铁路人的风采,用奋斗的铿锵姿态诠释青春的意义,杨军平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青年职工。
青年生逢盛世,更应“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从“岗位新兵”到“技术能手”,杨军平奋斗的身影是千千万个铁路青年奋斗的真实写照。时代在召唤,奋斗正当时。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敢担当、愿奉献的模样。在万里铁道线上、在全国各个岗位上,像杨军平这样的青年职工不计其数,他们的奋斗精神,也将引起更多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广大青年继续奋发向前,让绚丽的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灿烂绽放。
策划:李玥 姚凌
统筹:姚凌 王晓青
漫画设计:杨梁
手绘海报:杨梁
文字:李启晨
来源:未来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