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4-16 20:2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爱国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爱国心得体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爱国的重要性,正文部分具体阐述自己的爱国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3. 内容充实:爱国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内容充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个人经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爱国情怀; - 时代背景:分析当前国家的发展形势,阐述自己对于国家发展的认识和感悟; - 历史传承:回顾我国悠久的历史,总结民族精神,阐述爱国情怀的传承; - 人物典范:以历史或现实中的爱国人物为例,分析他们的爱国精神,从中汲取力量。
4. 表达真挚:在作文中,要表达出自己真挚的爱国情怀,避免空洞的口号和口号式表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体现: - 用词准确:选用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 举例生动:用具体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 情感真挚:用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逻辑严密:在论述过程中,要确保逻辑严密,观点明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心得】
作者:张晋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重要文章。文章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
我仅就知史爱国谈一点感悟。
晚清思想家、诗人龚自珍,是主张“更法”“改图”的改良主义先驱者。他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极力主张抵制外国侵略。他的诗文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根据他的切身体会痛陈:“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读过这段文字,会对“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感到强烈震撼。我自己感同身受。
我出生在“九一八”事变前一年的沈阳市。在我读小学时,校长是日本人,他公然叫嚣,满洲国人不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是日本天照大神的子孙,而且是旁系子孙,嫡系子孙是日本大和民族。这种先去其史的奴化教育,正是要在小学生的心灵上撤去民族的防线,便于侵略者从身心两个方面进行毒害。龚自珍之所以把历史提高到保护国家、维持纲纪、延续教化、保护祖宗的高度,就在于历史是人的脊梁,是民族的灵魂;失去了历史,一个人的生命,或一个民族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正因如此,侵略者才在侵略一个国家之前要篡改、泯灭被侵略国家的历史,直到今天,这种恶劣的行径仍不时地在国际上出现。如:日本右翼势力为了掩盖侵华历史,不惜篡改历史教科书。台湾地区民进党为了“去中国化”也在篡改历史教科书。然而,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真相不因跳梁小丑的篡改而改变。
我在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伪满洲国生活了十五年。在这期间,日本侵略者用尽了政治的、军事的、司法的、教育的各种手段,都没有使东北人民忘记自己的祖宗和祖国。在我记忆中有一件事足以证明这一点。大约是在日伪统治东北的后期,电影院放映了一部电影名为《万世流芳》,是描写林则徐禁止鸦片、抗英战争的故事。电影中间有一个镜头,百姓给发配新疆的林则徐送行,林则徐号召大家爱国。其中一位送行者说,现在大家“白绞油”喝多了,连自己的祖宗都忘掉了。每逢电影演到这段的时候,全场都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少人就为了听这句话,多次看这部影片。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上映,是因为主题是反英。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或是出于其战争宣传需要,或是疏于审查,无意间给了观众一次抒发内心感情、无言抗争的机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个大国,顷刻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次次的侵略战争造成一次次的割地赔款,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成了当时爱国者的奋斗目标。为了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自由民主,志士仁人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自我的壮烈牺牲唤起民族的觉醒。由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清廷下令逮捕谭嗣同等六人。当时有人力劝谭嗣同尽快躲避,谭嗣同大义凛然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还在狱中撰诗题壁,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誓死变法的决心,不仅回击了清朝的顽固派,而且更加坚定了爱国的志士仁人反清的决心。
1905年8月,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曾反复交涉终究无效。他痛感国家失去独立的耻辱,悲愤之情无处发泄,愤而投海。作为一名革命者,陈天华曾撰写了一些号召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的宣传品,如《猛回头》《警示钟》等。他在《绝命书》中表达了对国人的殷切希望,他说:“人皆以爱国为念,刻苦向学,以救国家,则十年二十年之后,未始不可转危为安。”周恩来总理曾赋诗赞美陈天华“难酬蹈海亦英雄”。
清朝覆亡前夕,1911年4月,革命党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其中林觉民在牺牲前写下《与妻书》,表示他的牺牲是“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牺牲后,《与妻书》不胫而走,激励了大量爱国青年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林觉民的《与妻书》曾收入中学课本。
与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流血牺牲的英雄人物形成鲜明对照,清朝顽固统治者慈禧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发表的《罪己诏》中竟然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寡廉鲜耻的卖国求生以求苟延残喘的行径,真是天人共愤。
此后,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党人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最终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主动担负起其他任何阶级所未能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使命,使民族面貌、国家面貌、人民面貌焕然一新。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这一重要论述再次论证了研究历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知史与爱国的关系。
其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要分辨出忠与奸、顺与逆、善与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历史研究的是过去,但面对的是现实,甚至未来,它以确凿的规律引导大众革故鼎新地建设国家。因此,知史爱国是绝大部分熟悉历史的人的共性。古往今来,多少动人的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其二,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国家兴替,而且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现实的国家改革和发展服务,使历史经验和智慧在与现实的结合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出古为今用的爱国强国的磅礴伟力。
其三,在当前充满了复杂斗争和尖锐利益冲突的国际环境中,学习中外历史,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特别是从前人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中获得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盛结合起来,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国家利益的维护结合起来,使中华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四,中国不仅是一个文明古国,而且是一个文化强国。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爱国主张,已经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骨髓。爱国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历史责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其五,中国古代的一大贡献,是形成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传统,以史为鉴的思想家们提出并丰富了协和万邦、以亲九族的国策,使中华民族成为稳定的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其影响一直到今天。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每一位炎黄子孙都责无旁贷。
以上可见,“知史爱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与道德并重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从历史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理解和贯彻“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8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晓红 时间:2022.05.12
在祖国现代化的今天,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正在不断扩充。因而,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从古至今,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爱国人士。古有抗元将领文天祥即使被俘,面临敌人的恩威并施,内心坚定的信念丝毫未动摇,写下了《过零丁洋》。尤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而被我们所熟知。近代有戊戌变法的谭嗣同面临被慈禧太后等保守派的镇压,并且有被杀头的风险,也丝毫不畏惧慷慨赴死,发出了“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志。现代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身致力于杂交水稻的工作中,亲自到田间地头观察水稻的状态,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袁隆平院士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并且对全世界的粮食产量提高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处于建党一百年的历史交汇处,在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不论是处于中央人员还是基层人员,我们对于国家的爱国精神只会与日俱增,不断提升。处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致力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以及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人员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的祖国添砖加瓦!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祖国会被我们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以高傲的精神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